今年年初疫情期間待在家里,小英開始琢磨編舞,她把對長輩的記憶編進去,把自己生產勞動的經歷編進去。于是,奶奶梳頭、燒飯時拉風箱、兒時養鴨養鵝的歡快場景,串 聯成了特色舞步,伴奏則是毛阿敏的《渴望》,最后做了一個“再見”動作,表達的是和以前辛酸歲月說再見。
這個取名《溫州曳步舞》的舞編好后,他們身著粗布衣裳,背靠老房子,歡快地跳著,讀小學六年級小女兒為他們拍了視頻。視頻拍好后發到抖音上,效果非常好,粉絲數漲得飛快。小英夫婦更珍惜平凡又珍貴的快樂。在經歷過苦難生活后,找到了自我減壓、尋求快樂的方式,陶冶出純凈美麗的心靈,影響、感染了許多人。 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最普通的中國人對于如何生活、如何看待生命這一厚重話題的理解。(轉自漢森制藥公眾號)
下一篇:踐行產業扶貧 回報昭通人民(一)